产品中心

你的位置:顺盈注册 > 产品中心 > 当代中国山水盆景艺术发展之路探析

当代中国山水盆景艺术发展之路探析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8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       一、历史与现状

      山水盆景是中国独特的盆景艺术品种,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。‌它起源于唐代,‌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,‌这一点在唐代章怀太子墓道壁画上得到了印证,‌壁画上绘有侍仆平托水盘,‌内缀山石的“山水盆景”写照‌。‌

图片

      山水盆景以观赏岩石为主,‌运用“移天缩地”的艺术手法,‌将广阔的自然景色浓缩于盆中,‌充分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‌‌‌。‌它不仅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‌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‌‌‌。‌

      山水盆景发展到今天,‌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品种,‌主要包括‌水石盆景、‌旱石盆景、‌水旱盆景、‌挂壁盆景‌;‌近几年又新出现了砚式盆景,‌逐渐成熟定型。‌在上述分类品种当中,‌‌以水石盆景和水旱盆景为中国山水盆景的两大品种‌。‌

      水旱盆景主要通过树木、‌山石、‌水和人物进行设计配置,‌能够完整再现植物景观,‌自然气息浓烈。‌而山水盆景主要通过山石制作而成,‌模仿真正的山水画色,‌制作成最为逼真的天然景观,‌体现悬崖峭壁的危机感以及翠峦山间的美好风景,‌就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一般‌。‌

图片

      上世纪八十年代,‌中国的水石盆景艺术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。‌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水石盆景高手,‌如上海的殷子敏、‌汪彝鼎、‌冯舜钦,‌湖北的贺淦荪,‌靖江的盛定武,‌桂林的秦翥翊,‌无锡的李海根、‌张志平,‌苏州的张夷、‌汤坚,‌徐永春等,‌其中不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。‌同时,‌上海植物园也培养出了一批水石盆景人才,‌他们回到各地后,‌成为推动山水盆景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,‌创作出了众多优秀作品。‌‌

      八十年代中后期,‌赵庆泉创作的水旱盆景《‌八骏图》‌大获成功,‌荣获“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”大型组金奖最高分,‌备受瞩目‌1。‌这一成就使得水旱盆景的新形式在盆景界中颇受青睐,‌许多原本从事山水盆景创作的人才纷纷转向制作水旱盆景。‌自此,‌水旱盆景作为山水盆景的新品种异军突起,‌发展迅猛且长盛不衰,‌其影响力甚至扩展至国外‌。‌赵庆泉的水旱盆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,‌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‌。

      水石盆景与水旱盆景作为中国山水盆景的两大品种,‌两者关系密切,‌但进入本世纪后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。‌水石盆景步入低谷,‌原因可能包括‌创作杰作少、‌创作群体小、‌创作新人少、‌获奖作品少‌等现状。‌相比之下,‌水旱盆景则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青睐,‌它结合了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的特点,‌既有山水间的秀丽,‌又有树木间的雄伟。要重新振兴水石盆景,‌需要盆景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与创新,‌同时也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支持。‌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国内盆景界的广泛注意与真正重视,‌共同推动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繁荣发展。‌

图片

      二、现象与原因

      1. 目前,‌国内盆景界存在轻山水、‌重树桩的倾向。‌在全国及各省市盆景展览上,‌树桩盆景占据主导地位,‌而山水盆景则相对被忽视。‌由于缺乏鼓励政策,‌近年来水石盆景的优秀作品逐渐减少,‌特别是软石山水盆景,‌已呈现寥寥无几、‌甚至有断档的趋势。‌从第五届全国盆景评比展上的一盆软石山水盆景获得金奖,‌到第六届全国评比展上已很少见软石山水盆景,‌获金奖的希望更是渺茫。‌‌

图片

       2.山水盆景老是用斧劈石、龟纹石、沙积石等不值钱的石种进行创作,给人低端不值钱的感觉,不讨人喜欢,失去了收藏和升值空间,我们需要在石材上进行突破,在感官上,需要艺术享受,引人入胜。

图片

       3.目前,‌国内水石盆景的创作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。‌创作群体逐渐缩小,‌缺乏具有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力作,‌同时也缺少脱颖而出的水石盆景人才。‌这一现状凸显了培养水石盆景创作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,‌已经刻不容缓,‌不容再拖延。‌

图片

       4.目前,‌国内水石盆景创作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,‌呈现出听之任之、‌无人问津的倾向。‌具体表现为‌缺少专题展览与专题研讨,‌缺乏有针对性的鼓励政策与振兴措施‌。‌这种现状导致水石盆景的创作群体逐渐缩小,‌优秀作品稀少,‌新人新作更是难以涌现。‌为了振兴水石盆景艺术,‌需要盆景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与创新,‌同时也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支持。‌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国内盆景界的广泛注意与真正重视,‌共同推动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繁荣发展。‌

图片

     5.‌国内水石盆景创作面临默守老套路、‌缺乏创新思路的问题‌。‌然而,‌创新是盆景艺术发展的核心动力。‌近二三十年来,‌山水盆景艺术家们通过大胆探索,‌创作出了水旱式、‌壁挂式、‌砚式等新颖的艺术形式,‌为古老的盆景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‌例如,顾宪旦《崖壁采药》‌,作者采用了青田石微刻了一个仅一厘米大小身背箩筐的采药人,在雕刻时,注重刻画了他凌空的动态感,为了凸显主题,更精彩的是作者在下面特意刻了一艘渔船,艄公手指崖壁,似乎在惊呼,船头仿佛也在向上观望,情景互动、动静相宜、以景托情、寓情于景,在情景交融中营造出生动的艺术境界。‌这种创新不仅适应了现代人回归自然、‌返璞归真的审美趣味,‌也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。‌因此,‌水石盆景的创作者应该从中汲取经验,‌逐步摸索出水石盆景继承与创新的成功之路‌。

作者陈晨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